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兼院长连平周三表示,2022年,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%以上的可能性较大,但最终有望实现5.7%左右的超预期增长,分季度看增速将是前低后高的格局。
连平在植信投资研究院“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”上说,他认为明年政府可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%以上,主要是出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考虑。
“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翻一番。从当前至2035年,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4.8%以上才能实现‘双番’的目标。再考虑到GDP增速逐年递减规律,‘十四五’作为远景目标的头五年,GDP平均增速至少达到5%以上。”他说。
连平指出,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供需两端疲软,这一问题在2022年可能还将持续。从供给看,大宗商品涨价、减排和能耗双控等影响生产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。
从需求看,投资中,房地产投资2022年大概率保持下滑趋势;今年以来虽然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,但增幅回落较快且民间投资持续负增长,表明经济主体对未来预期偏负面;四季度至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加快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压力。
消费的恢复取决于疫情和收入,如果假设2021年三季度以来疫情的防控成为2022年的常态,同时居民收入稳定,那么明年消费绝对值与今年大致相当,仍然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,消费增长可能难有较大起色。四季度至2022年出口增速大概率出现下滑,影响制造业投资和就业。
结合近期国内外疫情、政治和经济环境,连平将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测分乐观、中观和悲观三种情况:乐观情况下,消费增长7.5%,投资增长7%,出口增长10%,经济增长约5.7%;中性情况下,消费增长7%,投资增长6.5%,出口增长9%,经济增长约5.3%;悲性情况下,消费增长6.5%,投资增长6%,出口增长8%,经济增长约4.9%。
连平表示,他比较倾向于乐观情境下的预测,主要原因在于,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稳经济和偏宽松的政策导向下,政府会不断出台有利于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的政策。此外,当前全球各国对于变异病毒的应对能力和重视程度有所加强,国内对于疫情反弹的防控能力较高,总体来看疫情对经济的边际影响将进一步下降。
(文章来源:界面新闻)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- 11
- 12